宁夏最大的政务服务综合体——银川市民大厅。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宇
走进位于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的银川市民大厅,第一眼就会注意到陈列于一楼大厅中间的一个展示柜。这是银川市原审批公章封存展示柜。
2014年,银川市开启了第一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。同年12月22日,银川市民大厅正式对外办公。与此同时,全国省会城市首家审批局——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入运行。
银川市开始以行政审批“清零”工作为突破口,全力打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,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,推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,将26个部门的150多个审批职责集中审批、集中办理,封存废止69枚公章(其中,原审批公章59枚),启用“银川市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专用章”,实现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。
2016年2月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银川进行考察时,对银川市行政审批“一个窗口、一枚公章”的改革做法予以肯定,评价称银川行政体制改革切实做到了“简政放权到位,放管结合到位,优化服务到位”。
今年,银川市又进行了第二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推出了“1+n不见面”审批服务新模式。
“第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过三年运行,一些突出问题开始凸显,制约了改革的继续前进,所以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。”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施工许可处处长吴晓玲对澎湃新闻(thepaper)说道。
银川第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,封存废止了69枚公章,实行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。
开办企业只需一天
进入银川市民大厅,科技运用的普及、高效体验感扑面而来。一楼大厅右侧的出入境自助服务大厅人来人往,却很少有人排队。多台出入境自助填表机供市民使用,市民仅需把身份证放在自动识别处,勾选要办理的出入境证件,20秒后一张自动填写完成的证件办理申请表就打印出来了。
这只是银川市民大厅内“银川速度”的一个体现。
在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,审批提速也是重点之一。
“如果企业来办事,花费的时间太长,多耽误一天企业的损失就多一点。”王晓玲说道。
据她介绍,今年2月,为了持续推进银川“放管服”改革,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标企业“1个小时内取得营业执照、1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办”的工作目标,将原本游离于企业注册之外的税务、银行等审批要素全部整合进驻银川市民大厅。
在改革之前,银川办理企业开办事项大概需要5到6个工作日。今年2月1日起,银川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,将涉及审批、刻章、开户、缴税等5家单位共6个环节都整合到一条流水线上,实现了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的“银川速度”。
这项改革不但实现开办企业只需跑一次、一个工作日办结,还一并解决了企业税务信息补录、银行开户不及时等问题,堵住了企业偷税漏税的风险漏洞。
这项改革推进以来,累计有超过一千家企业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捷。
此外,针对原来项目审批涉及部门多、环节多、互为前后置、串联审批等比较突出的顽疾,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着力对审批事项、流程进行深度整合重塑,采取关键事项节点管控、一般事项并联推进的审批模式,依托政务服务管理平台,项目申请办理1个事项,其他n个拟办事项可同步发起,实现一条龙高效便捷审批。
目前,银川市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查到施工许可证核发审批时间由改革前58.6个工作日变为30个工作日办结,提速近一倍。
今年银川进行第二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拟定于今年年底前完成100台终端机的研发,布点到社区。图为终端机样机。
终端机年底进社区
银川市第二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历时半年来,带来了哪些变化?对此,王晓玲总结说,变化体现在“四省三补两提升”。
“四省”即省心、省时、省力和省钱。以省时为例,改革前开办企业需要跑5家单位、往返4个地点、经过7个环节,现在只需要一个工作日即可办完所有手续。
省力则体现在,施行“1+n不见面”审批后,菜单式的“点餐式”服务非常便捷,申请人围绕办成一件事、递交一次材料即可办成多个事项,再不用多头跑、反复跑、反复找,缓解了群众的奔波之苦。
所谓“三补”则是指补齐了信息技术支撑乏力的短板,补齐了制度设计企业服务缺失的短板,补齐了人才接续难的短板。
“‘两提升’是指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,以及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、认同感和获得感。”王晓玲介绍道。
改革仍在继续推进。王晓玲透露,下一步拟定于今年年底前完成100台终端机的研发、布点和安装工作,逐步打造企业项目报批不出园区,群众常办便民事项办理不出社区的服务模式。
澎湃新闻了解到,目前相关工作人员正在梳理可以用终端机直接办理的事项,已梳理出近70项,到年底时预计将有近百项事项可以通过终端机直接解决。